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专题报道  > 正文

为了母亲的一句话,她考上复旦,听听背后的故事→

日期:2023-08-07 09:38:46 来源:上海杨浦

彭千来自四川省苍溪中学,2014年,母亲意外致残后,学医成了彭千始终牵挂的想法。今年,她通过2023年国家专项计划,以文科594分如愿考入复旦大学护理学专业。妈妈得知后,难掩兴奋,“看到我家娃娃的录取通知书很高兴、很激动。”


(资料图片)

在彭千幼时,她的父母外出务工,她和表姐便一起生活在外婆家,那时她就学着自己梳头、洗澡、穿衣服,稍微大些时,就会和表姐早起,为要外出干活的外婆做早饭。她的妈妈说,“她从没让我们操过心,很自律,也没有上过补习班,老师也说她特别懂事,学习成绩也很优秀。”

2014年,母亲因为意外致残后,9岁的她,也变成“大人”模样照顾起母亲来。在高中时,彭千是住校生,学校到家往返要4小时车程,除了寒暑假外,只能在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这样相对长的假期才能回家。所以,每到周末一放学她都会和妈妈通电话,说说学校发生的事情。而假期在家时,她就帮忙洗衣服、做饭、打扫,给妈妈洗头、洗澡。彭妈妈受伤后,腿部的知觉丧失了不少,彭千就会经常给她按摩。

彭千的妈妈在发生意外后,曾说:“家里要是有一个学医的人就好了”,从此,这句话就深深埋在彭千的心里。于是,在照护了妈妈9年后,填报国家专项时,彭千果断地选择了复旦大学护理学专业,“国家给了这样的机会,又是一个从来没敢想过的‘梦中情校’,还是我最想学的专业,我一定要试试看。”与此同时,彭千认为,护理学既是神圣、光荣的事业,也是国家所需。当她见到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,感受到医生的果敢与担当。

查到录取结果后,彭千难掩激动。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,她才真正觉得踏实。“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历史悠久,产生了很多具有深度的研究成果,是医学生向往的求学圣地。不少复旦学长学姐在自媒体当博主,看到他们不管做科普还是分享校园学习生活,都让我感觉这所大学里的人非常有魅力,这所大学也很迷人,我想在其中学习、生活。”

可是,不幸的是,一年前彭千的妈妈查出癌症晚期。妈妈对她说:“每个人终究都会离开,希望你可以好好地活下去,靠学习这条路走出去。”彭千热爱学习,在她的口袋里、书桌上都放着便利贴,她将每个空余时间都利用起来,“每天坚持背一些东西”。

彭千会注重抓紧课堂和自习的时间,高效完成学习任务。习惯了每天的学习强度和知识难易度后,她就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经验,对不同学科制定学习方法。

她是一名文科生,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文科综合上。“一看到题目,我脑海中就能立马搜索到考点。”她会将错题单独积累在错题本上,高中三年整理了近十本错题本和重点笔记。她坚持回归教材,重视错题复盘。

彭千很乐观,活泼爱笑,也很坚强。在学习之外,她喜欢手工和运动,会参加五四表演和篮球赛,“希望能在校园里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。”

得知彭千的故事后,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老师给她打了电话,介绍了学校绿色通道路费补助等资助政策,叮嘱她后续开学前可联系辅导员申请绿色通道物资,有困难可以跟学校和辅导员沟通,学校会尽量提供帮助。

作为一名新生,彭千希望和来自各个领域的名师学习到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,有机会参与的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项目;也希望自己暑期在家能多陪伴父母。她表示,“入学后,我会给他们多发学习生活的照片和视频,让他们多了解我的大学生活,让他们不那么担心。”

标签:

推荐